2011年9月8日
【書】一座島的43種旅行
旅行的意義
一本在我環島之後才被翻開的書,而也讓我重新定義了關於旅行的一切。
書中43篇環島的故事,有超級壯烈到不行的,像是用獨木舟環島。
也有非常小巧可愛的,拜訪山上的部落或是一間郵局。
但我也環過島,確沒想到我能為這趟旅行添增些什麼,
想了想,或許就是想出去走走,這樣的結論,也不太能說服我自己。
不過這些故事確也讓我再度感受到,元來台灣美的地方太多了,哪怕只是在山上的一名小孩,他也屬於台灣的美麗,又或者是小動物們,都是在這塊土地成長的。
印象很深的是,在他們的故事中,跟我們一樣,旅行多少還是會有衝突。
但那也是過程的一部分,那也是讓結局更完美的一個章捷而已。
看看他人,想想自己
每個故事,都有屬於他們的態度
他們走的每一步,也有他們的象徵性。
嚴長壽說:
我們要有一種態度,不需要為學歷學習,人生最大的課題,是跟世界接觸,與土地接近。
書上教的固然重要,但這塊土地教你的,可以讓你知道什麼事情是更重要的。
當我看到幾篇故事中,關於部落的種種,我發現,原來我太不懂原住民了,
他們也是屬於這海島的,確甚少人了解他們的文化,當我們不斷接收外來的刺激,
西方文化不斷的洗腦,面對原住民,我們到底知道了些什麼?
換個角度想,身為台灣人,希望自己國家可以踏上國際舞台,
那假如我身為原住民是不是也希望自己能受到重視呢?
人與景色
自然之美,用五官就能深深烙印在心中。
而人情之美,確要用心去體會。
與人相處也像是環島一般,從原點出發去了解,
漸漸的體會到對方的內在世界。
那些人那些物那些景,其實一直都在,只差我們去發現。
意義的旅行
有時候,旅行只是休息一下,讓生命喘口氣。
這話點醒我的一些迷思,以為環島要轟轟烈烈到不行,確沒想到讓生命喘口氣,
也是一種不可或缺的態度。
「旅行,為我們生命帶來厚度。離開,是為了再回來。」-來自某篇故事
用白話的方式去想自己的狀況,似乎,我的生命歷程好像薄了些,缺了點什麼。
看了很多書,固然吸收到許多知識,但走了許多路,好像才能証明書上的種種。
這就是實踐的意思吧?
故事上的人,在旅行時的年齡都跟我差不多,有的都比我還要小的多,
看到他們學習到智慧、或是體會到的精神,都非常珍貴,我也試圖讓自己好好學習一番。
旅行,對目前我而言,就是踏出去就對了!
Go!
訂閱:
張貼留言 (Atom)
給你一個讚
回覆刪除好爽喔你
回覆刪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