繼"那些年",我又再度看了"三聲有幸"的小說版以及短片。
跟那些年一樣,我又是先看小說再看電影,有點違背原則的我
(原則:提前知道劇情的電影看了會超不爽)
但是三聲有幸讓我看到不單單是那感人的劇情,而是當一個新手導演的辛苦,
也狠狠又猛猛的給我上了一課,自己何嘗不是那個想拍電影卻什麼都不知道傢伙。
三聲有幸的故事,在短短的二十幾分中呈現,真的是太可惜了,
讓人多少失落了不少,但電影就是如此,可是明明就知道劇情的我,
還是因為觸動我的心而落了不少淚。
"哭,是一定要哭的,但也要記得吃飯,才有力氣一直哭。"
這是范逸臣演的阿正在故事結尾離開了(這樣算透露劇情嗎?希望跟我有一樣原則的人別生氣阿!)
,留給賴雅妍演飾的小妍第一段換話,真讓我噴淚....
看完影片,真的很不過癮,但也因為看過小說才知道原來拍電影不是這麼簡單的一回事,
電影跟足球一樣,不是一個人做出來的。
我其實真的不懂太多技巧,但我深深覺得,沒有所謂的好電影壞電影,
電影只分成能感動你的電影跟不能感動你的電影,在白話一點好了!
電影真得只分成有感覺的電影跟沒有感覺的電影,在白爛一點好了!
電影是用心拍的,不是用好器材拍的----by 電影 草莓百分百...
對我而言,電影不太需要被評論,
對我來說,電影能讓你了解或有所體悟最重要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