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10月13日

【電影】邪惡


當開頭師長因為伊利打架,稱他是邪惡。
但故事的發展,讓這樣的邪惡,彷彿是一種反抗傳統態度的代稱。




為了母親,忍受學校師長以及學長的欺壓,
要不要反抗在片中成為一次又一次的抉擇,
有時候選擇了懦弱、有時卻選擇報復、有時選擇忍氣吞聲。

每次的選擇都象徵了主角不斷改變自己的心態,
為了朋友不得不這麼做、為了愛情不得不這麼做、為了家人不得不這麼做。


每次看到伊利不得不的時候,心中也不斷的替他打抱不平,
因為不得不的感受,深刻得讓我感覺也許面對一些早就訂好的遊戲規則,
就不得不去遵守?

誰有勇氣站出來去面對,去抵抗?
誰有勇氣去背負邪惡?

其實,我覺得這好像賽德克巴萊的標語


「如果文明是要我們卑躬屈膝,那我就讓你們看見野蠻的驕傲。」

當忍氣吞聲已變成習慣,是不是也意味著失去了自己了?
我想,這樣的態度,在各個面向都是非常需要的,需要邪惡的態度。
去質疑、去反抗、去追求、打破傳統、沒有一定要這樣做這麼一回事,
我常常覺得有一件很可怕的事情,
就是我們的文化、我們的教育把我所有的人,都變成一樣的人了...

而大部分的人,都不知道,而也有大部分的人,無可奈何...


1 則留言:

  1. 聰明的人,背後總是一群隨從


    偉大的人,總是孤獨的為了改變世界奮戰。

    回覆刪除